「初中历史」7-9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总结
发表时间:2023年04月29日浏览量:
【初中历史】7-9年级上下册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(历史七年级上册)一、元谋人北:P2 现在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,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。二、北京人的文化遗存:(P3-P4)生活时间:距今约70—20万年生活所在:北京周口店用火方式: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。三、相识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基本情况(一 )河姆渡遗址:北:P9 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,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。那里的住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,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。
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。河姆渡住民主要种植水稻,还饲养猪、狗、水牛等家畜。
P10河姆渡聚落的衡宇是干栏式的,干栏式修建一直是江南地域的主要修建形式之一。(二)半坡遗址:北:P7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。P8遗址四周建有许多圆形的屋子或方形的小衡宇,是氏族成员的住处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。
半坡住民饲养猪、狗等家畜,还狩猎、打鱼。普遍使用磨制石器。
P9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。出土了大量陶器,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,上面多绘有人、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,称为彩陶。四、炎帝、黄帝和尧、舜、禹的传说北:P12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的部落同盟首领。
P14炎、黄二部族走向团结,占据了中原地域并不停繁衍,形成厥后中原族的主体。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。P15 禹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。北:P15尧年迈后,部落同盟推举舜为继续人。
厥后,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。这种通过推举部落同盟首领的措施,后人称之为“禅让”。[考试说明]国家的的发生和社会的厘革一、夏朝建设的史实北:P22约公元前2070年,禹建设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——夏朝,定都阳城。
二、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北:P22约公元前2070年,禹建设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——夏朝,定都阳城。禹死后,他的儿子启继续父位,开始了“家天下”的历史。今后,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。
三、西周分封制北:P28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牢固统治。分封制的主要内容: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,称为“授民授疆土”,由诸侯治理当地的事务。
分封制划定了受封者的义务,即必须听从周王的下令,治理诸侯国,守卫周王,因此,他们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、纳贡和服役。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,配合抵御“蛮”、“夷”、“戎”、“狄”等。
P29分封制的作用:通过逐级分封,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,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,增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、文化联系。西周的影响不停扩大,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,推动了边远地域的经济开发和文化生长。
四、商鞅变法1.主要内容北:P43 战国时期的革新中,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。公元前356年,商鞅开始变法。内容:体例户口,增强刑罚;奖励生产;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,免去劳役。
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,全家罚做仆从。奖励战功;立了战功的人,根据劳绩的巨细封爵。没有战功的贵族子弟,就没有爵位。
认可土地私有,用法律的形式掩护土地私有制;推行县制,把乡、邑、聚合并成县,县的主座称为县令,由国君任命;统一怀抱衡,在秦国规模内颁布怀抱衡的尺度器。2.历史作用或影响北:P44经由变法,秦国茂盛起来,国力大增,为以后吞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。[考试说明]统一国家的建设一、陈胜、吴广起义北:P66 陈胜、吴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,它极重攻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。
二、张骞通西域北:P81 公元前138年,汉武帝为了团结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,派张骞出使西域。公元前119年,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。P82公元前60年,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,这是今新疆地域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。
三、丝绸之路北:P83 《丝绸之路示意图》P83从长安经河西走廊、今新疆地域、通往中亚、西亚,直到欧洲。P84沿着丝绸之路,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、凿井、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,西方的毛皮、汗血马、瓜果以及释教、魔术、音乐、舞蹈、雕塑等也纷纷东来。丝绸之路成为工具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。
四、秦吞并六国和秦始皇增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北:秦朝增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P69—72,P71《秦统一文字表》和《秦统一钱币示意图》政治上:确立了天子至高无上的职位,在中央设太尉、丞相、御史医生,在地方,建设由中央直接受辖的郡、县二级行政机构,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,郡下设县。思想上:焚书坑儒(小字部门)经济、文化上:车同轨(统一车辆形制,划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是六尺),书同文(统一小篆为尺度文字,后推行隶书),统一钱币(圆形方孔钱)、怀抱衡。军事上:修万里长城作用: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。
五、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北:P74—76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式的主要措施:思想上: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政治上:采取大臣主父偃的建议,颁布“推恩令”,削弱封国势力。增强监察制度。
在中央设司隶校尉,在地方在13个州部设刺史。军事上:出击匈奴,排除匈奴的威胁。
与少数民族地域的来往: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对外来往:开拓了丝绸之路。作用:中央集权空前增强,大一统帝国获得了进一步牢固和生长。六、开端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及评价秦始皇、汉武帝[考试说明]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一、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北:P102官渡之战,P103赤壁之战,P105《三国鼎立形势图》魏、蜀、吴建设220年,曹丕,魏,洛阳221年,刘备,蜀,成都222年,孙权,吴,建业二、人口南迁和民族来往促进了江。
本文关键词:「,初中,历史,」,7-9年级,上下册,知识点,总结,开云手机官网入口
本文来源:开云手机官网入口-www.ericbatesrealtor.com